伸縮臂式焊接操作機又稱為立柱式焊接操作機,由立柱、橫臂進給機構、橫臂和行走臺車組成。臺車上裝有立柱,立柱可繞自身軸線回轉,橫臂進給機構可沿立柱升降,其內裝有可沿水平方向伸縮移動的橫臂,埋弧焊機設置在橫臂的一端。通過控制橫臂、橫臂進給機構、立柱和行走臺車的位置,可將焊機送到操作機動作范圍內的任何一處地方。由于操作機的活動環節較多,除各部件要具有足夠剛性之外,還應保證加工裝配的精確度。
(1)最小運動慣量原則 由于操作機運動部件多,運動狀態經常改變,必然產生沖擊和振動,采用最小運動慣量原則,可增加操作機運動平穩性,提高操作機動力學特性。為此,在設計時應注意在滿足強度和剛度的前提下,盡量減小運動部件的質量,并注意運動部件對轉軸的質心配置。
(2)尺度規劃優化原則當設計要求滿足一定工作空間要求時,通過尺度優化以選定最小的臂桿尺寸,這將有利于操作機剛度的提高,使運動慣量進一步降低。
(3)高強度材料選用原則 由于操作機從手腕、小臂、大臂到機座是依次作為負載起作用的,選用高強度材料以減輕零部件的質量是十分必要的。
(4)剛度設計的原則 操作機設計中,剛度是比強度更重要的問題,要使剛度******,必須恰當地選擇桿件剖面形狀和尺寸,提高支承剛度和接觸剛度,合理地安排作用在臂桿上的力和力矩,盡量減少桿件的彎曲變形。
(5)可靠性原則 機器人操作機因機構復雜、環節較多,可靠性問題顯得尤為重要。一般來說,元器件的可靠性應高于部件的可靠性,而部件的可靠性應高于整機的可靠性。可以通過概率設計方法設計出可靠度滿足要求的零件或結構,也可以通過系統可靠性綜合方法評定操作機系統的可靠性。
(6)工藝性原則 機器人操作機是一種高精度、高集成度的自動機械系統,良好的加工和裝配工藝性是設計時要體現的重要原則之一。僅有合理的結構設計而無良好的工藝性,必然導致操作機性能的降低和成本的提高。
文章來自網絡,www.www.westfama.com 收集整理 |